行业资讯
导热油使用注意事项:安全高效运行不可忽视的关键点
2025-10-17 08:25  点击:275

导热油作为工业传热的核心介质,在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热能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其高温运行特性也伴随着潜在风险。为确保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转,以下关键注意事项必须严格遵守:

严把选型与采购关:

匹配系统需求: 根据系统高工作温度、加热方式(开式/闭式)、设备材质等,严格选择符合标准(如GB 23971)或标准(如DIN 51522)的合格导热油。切勿盲目追求或使用来源不明、技术参数不符的油品。

关注热稳定性: 选择热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产品,这是保障长期安全运行的基础。

系统启动与脱水:新油必做!

彻底脱水排气: 新油或系统检修后运行时,油中及系统管路内含有大量水分和空气。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脱水脱气操作。 采用“低温(

监控关键指标: 脱水过程中密切监控系统压力、膨胀槽液位、排气口状况,直至水分蒸发殆尽(可通过观察排气口蒸汽量、检测油品闪点是否稳定来判断)。

严格控制操作温度:避免过热与裂解

严禁超温运行: 禁止使导热油温度超过其高允许使用温度。超温是导致导热油快速热裂解、结焦积碳的主要原因。结焦不仅严重降低传热效率、增加能耗,更会堵塞管道、损坏设备,甚至引发火灾。

避免局部过热: 确保炉管内导热油流速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强制循环系统液相炉管内流速≥1.5m/s,气相炉≥6m/s),防止因流量不足、流态不佳(如层流)导致局部油膜温度过高而裂解。

关注“膜温”概念: 实际影响油品裂解速度的是贴近管壁的油膜温度,它远高于主流体温度。设计良好的流速是控制膜温的关键。

定期检测与维护:及时掌握油品状态

制度化油品分析: 建立定期取样检测制度(建议至少每年一次,或根据系统工况增加频次)。关键检测项目包括:

运动粘度: 判断裂解程度(粘度上升)或是否混入其他物质(粘度下降)。

闪点: 判断低沸物生成情况(闪点下降),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酸值: 判断氧化程度(酸值上升),腐蚀性强弱。

残炭: 判断裂解结焦倾向(残炭值上升)。

馏程: 判断裂解产物组成变化。

及时更换劣化油品: 根据检测结果,当关键指标(如粘度变化率超过±15%,酸值超过0.5mgKOH/g,残炭超过1.5%,闪点显著下降)达到换油标准时,必须及时更换新油。切勿“带病”运行。

系统维护与泄漏防范:

隔绝空气: 膨胀槽(高位槽)通常采用氮气密封,隔绝空气,减缓油品氧化速度。确保氮封系统正常运行。

防止泄漏: 定期检查法兰、阀门、泵密封等连接处,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点。导热油泄漏不仅造成浪费、污染环境,高温油品接触空气极易引发火灾。

保持清洁: 定期清理过滤器,防止杂质进入系统循环。系统检修时,务必彻底清除内部积碳、结焦物。

停运保护: 系统长时间停运时,应排空导热油(或充氮保护),并清洗系统,防止油品在设备内氧化变质。

结语:

导热油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精细化管理与严格执行规程的结果。从源头选好油,到启动时的精心脱水,再到运行中的温度控制、油品状态严密监控,以及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唯有将“安全,预防为主”的理念贯穿始终,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延长设备与导热油使用寿命,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务必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培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规程落实到位。

注:具体操作参数(如脱水程序、流速要求、换油指标等)请务必参照您所使用的导热油产品说明书和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手册。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