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
注氢去蜡解化技艺在润滑油基本油加工时的践行
2012-03-31 08:46  点击:210

  脱蜡油临氢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精制老三套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是以大庆减压蜡油为原料,经酮苯脱蜡生成低含油高熔点石蜡和脱蜡油。高熔点石蜡作为高附加值产品提出,脱蜡油蜡含量低,硫、氮等杂质含量高,利用这部分资源,选择加氢处理-临氢降凝组合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数据。从临氢降凝生成油产品分布情况看,<420℃馏分粘度指数偏低仅相当于APIⅠ类基础油,凝点<-27℃;>420℃馏分相当于APIⅡ类基础油,凝点为-12℃。

  临氢降凝催化剂具有加氢异构化和选择性加氢裂化双功能性能,所用的酸性担体可用ZSM-5,加氢组分除用贵金属外,采用Ni、Zn等非贵金属,原料灵活性很大,其中蜡含量可高,可低,馏分可轻可重。实验选择的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工艺处理酮苯装置脱蜡油较原老三套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生产的油品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和粘温性能,且减少白土后处理带来的环保问题。但由于脱蜡油中蜡含量相对较低,而临氢降凝中加氢异构化反应受到限制,临氢降凝反应主要体现在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中<3>,因此生成油的收率和粘度指数损失增加,粘度指数的提高受到局限,不适合生产APIⅡ、APIⅢ基础油,该工艺适合重质脱蜡油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过程,尤其适宜生产白矿油原料。

  蜡下油异构脱蜡工艺技术异构脱蜡技术能够加工含蜡较高的原料,它通过将正构烷烃转化为同炭数的异构烷烃,降低润滑油组分基础油的倾点,提高基础油收率,同时保留了粘度指数。实验采用石蜡基原油酮苯脱蜡装置蜡下油、脱蜡油为原料,催化剂采用国产异构脱蜡催化剂,通过加氢处理-异构脱蜡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性质见。

  从实验结果看蜡下油异构脱蜡工艺生产润滑油粘度指数较高,能保证达到120以上,达到APIⅢ基础油要求,馏分油凝点-20℃,润滑油馏分收率达到68%,;而脱蜡油加氢异构脱蜡生成油凝点低-27℃,润滑油馏分收率71%,但粘度指数*高达110.以酮苯脱蜡工艺蜡下油具有凝点高,蜡含量高的特点,成为异构脱蜡技术的较理想原料,采用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通过调整原料质量和控制反应深度可生产满足VHVI基础油,满足APIⅢ类基础油标准。

  结论加氢脱蜡催化技术是生产新一代润滑油基础油,具有工艺馏程简单、产品性能好、污染少的特点<4>,美国1998年底加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占35%,目前国内加氢脱蜡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正向异构脱蜡工艺方向发展。

  采用加氢精制、加氢裂化、临氢降凝、异构脱蜡组合工艺处理蜡油、脱蜡油、蜡下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裂化虽提高了选择原料的灵活性,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的收率降低,加氢裂化尾油进料产品可达APIⅡ类基础油,但产品收率低,加工流程长,加工成本高,不适合以大规模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装置。临氢降凝工艺适合加工重质原料,单一脱蜡油进料采用临氢降凝工艺的产品,保证了油品的低温性能,但粘度指数的提高是以脱蜡收率和粘度指数的损失;异构脱蜡技术更适于加工蜡含量较高的原料,它将蜡组分异构化为润滑油组分降低基础油倾点,提高了基础油的收率,保留了粘度指数<5>。通过脱蜡油、蜡下油异构脱蜡工艺比较,蜡下油更适合作为异构脱蜡工艺的进料,产品可达APIⅢ基础油。

  大庆助剂厂引进美国Chevron异构脱蜡技术生产的基础油粘度指数达120<6>,避免了催化脱蜡产品收率低的弊端。作为异构脱蜡的优良资源,必须保证一定的蜡含量。同时还要考虑市场产品需求,采用轻、重不同馏分原料油,保证产品质量和分布的经济合理。由于加氢油中稠环芳烃的存在,影响油品的光安定性,可考虑先溶剂精制以降低进料氮化物和稠环芳烃含量,或后加氢补充精制工艺<7>。异构脱蜡技术的引进,原来的润滑油装置如何与先进工艺结合、以较低的投入和加工成本,合理资源优化,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异构脱蜡工艺国产化,是国内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发展方向。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