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档车用润滑油的另一部分市场为民营企业所占据。大多数地方的民营企业依靠中、低档油品市场赖以生存。民营企业占据国内润滑油市场份额的32%,其润滑油品为中低档产品。而近两年由于基础油价格倒挂,民营调油厂已不再调合低档油品,而转向利润较高的中高档润滑油市场。而2002年一直困扰国内润滑油市场的不规范小调合厂的威胁目前也有所削弱。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飙升,基础油的价格也上涨很大。8月间中石化基础油价每吨上涨22元,中石油上涨20元。各地市场基础油价格普遍上扬,市场基础油资源偏紧的另一个原因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资源缩紧措施。国内的润滑油生产企业几乎都遇到了利润空间下降的难关,那些低品牌、**格,靠低端优势生存的小润滑油企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出现利润和成本倒挂的情况,小型调合厂缺少基础油储备,只得按市场价格购入基础油,满足生产开工需要,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只能干赔,许多中小润滑油厂已经减产或停产。
市场特点分析消费量庞大,质量档次参差不齐,中低档润滑油占主要市场是我国目前润滑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从数量上看,中国润滑油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从产品档次上看,目前国内润滑油品可分为高、中、低三档油,虽然高档车用润滑油是利润的集中所在,且其市场是将来竞争的主战场,但对于中石化来说,中低档车用润滑油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还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目前国内润滑油市场以中档润滑油为主,而且中档油市场增长*快。国内各大城市中,由于中档车的保有量增长*快,且城市基于环保要求相继推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使得中档油市场在大城市中进一步扩大。虽然由于环保要求使得城市低档油市场将不断缩小,但由于低档油销售的走向更多地分布在乡镇及广大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低档油也将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造成我国润滑油的这种消费现象是由我国的国情特点决定的。
(1)我国面积大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造成对润滑油档次需求的巨大差异。在中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比如广州,因为私家车较多且档次较高,是高档润滑油的使用大户。而在广大的内陆地区,与轻中型汽车、农用车发动机相匹配的中低档润滑油则占主要市场份额。
(2)国内车用润滑油质量不高的原因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我国,汽车淘汰速度较慢,各种新老型号的车辆普遍同时存在,老型号的国产汽车用油水平相对较低,而此类汽车生产线又不能很快淘汰,另外不完善的道路行驶条件和不正确的用油观念,都导致了中低档车用润滑油品更新速度缓慢。具体汽车和机油需求及预测见。
中国民用汽车和农用车的保有量和内燃机油的需求预测<5>汽车类型2000年2005年保有量/万辆机油需求/104t保有量/万辆机油需求/104t轿车50020.0100040.0微型汽车2808.43009.0轻型汽车39019.589044.5中型汽车46036.850040.0重型汽车769.116019.2农用车210042.0325065.0从看出,中重型载货汽车与其机油需求占有很大比例,而目前我国主要汽车制造厂的此类汽油车大多使用SC和SD油,柴油车如重型斯太尔、依维柯都使用CC和CD油;而保有量*多的轿车如捷达、桑塔纳和富康也较多地使用中档SE和SF润滑油;另外中国是农业大国,2005年农用运输车产量预计达到400万辆,保有量3250万辆,农用车一大部分仍使用CA级油,但也有一小部分消耗CC级油<6>,因此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润滑油市场。
(3)基础油加工工艺是决定润滑油质量的关键因素中低档车用润滑油主要是由类基础油调合而成,而全球润滑油85%来自类基础油,在我国生产类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仍在润滑油加工中占主导地位,同时润滑油基础油加工以传统润滑油加工工艺老三套为主,占到总加工能力的86%<7>,这就决定了中低档车用润滑油仍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占润滑油加工比重*大的产品。因此,考虑到Sinopec润滑油业务的发展,保证旗下润滑油企业的利润,中低档市场是不可偏废的。
中低档车用润滑油生产现状在内燃机油的生产上,国内单级油的生产总计比例超过85%,单级油为主的市场结构,造成市场需求总量上中低档油品偏多,也造成早期建设的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开工不足,产品结构与市场不对应,轻质油品偏多,应有的效益得不到发挥。目前中国的润滑油需求基本保持在380400万t/a<8>,其中内燃机油以单级油为主,多级油中以15W/40为主,而5W/30,10W/30所占比例较少,产品结构处于低、中、高档润滑油共存的局面;目前普遍采用物理分离工艺生产基础油,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根据2002年西部地区润滑油市场产品结构分析可知,SC,SD,CC,CD单级油及HL等中低档润滑油占总额的25%35%,约67万t/a<9>。这一部分中低档车用润滑油基本上是通过传统的老三套基础油生产方式和大罐调合得到的。2004年中石化接收的近50%的基础油用来调合部分中低档产品,却难以调合出大跨度的多级内燃机油产品。
结论(1)目前中石化很大一部分是中低档车用润滑油,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国外品牌开始开拓中低档车用润滑油市场,还有民营生产企业的竞争,使得其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实行中低档润滑油发展策略势在必行。(2)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地域发展不平衡,内燃机型号广泛,而且传统生产工艺主要针对中低档润滑油,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中低档车用润滑油还有很大的需求量和发展潜力。(3)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建议对于生产不同的中低档润滑油基础油采用不同档次的加工工艺,较先进的加氢工艺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